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信息名称: 关于印发《全国随班就读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纪要》的通知
信息索引: 360A06-05-2003-0073-1 生成日期: 2003-02-09 发文机构: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就业部
发文字号: 教基司函〔2003〕4号 信息类别: 基础教育
内容概述: 特殊教育工作指导

关于印发《全国随班就读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纪要》的通知

教基司函〔2003〕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残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残联:

  现将《全国随班就读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纪要》印发给你们,请根据会议精神和提出的各项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执行。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是今后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主要形式和特殊教育的重点工作。它关系到在新形势下能否保证使广大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关系到能否保证完成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有关任务,关系到能否实现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确定的“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希望你们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在推进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过程中要有新思路,采取新举措,争取新突破,创造新局面,力争在现有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

  此件请转发至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残联部门。

  附件:《全国随班就读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纪要》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就业部
○○三年二月九日

  全国随班就读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纪要

  2002年12月17日至19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就业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随班就读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的目的就是在总结、交流近些年来各地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使全国残疾儿童少年的随班就读工作再上新台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厅(教委)、残联负责特教的同志;部分地(市)县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特教学校校长、特教教研员、有关特教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部分高校特殊教育学院(专业、系)的100多位同志出席了会议。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到会并做了重要报告,10个省(市、区)、地、县教育行政部门、残联部门负责同志、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特教专家和特教教研员介绍了各自的经验;与会代表参观了北京市随班就读现场;大会分组交流了各地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经验做法,讨论了《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办法》(征求意见稿),基础教育司负责同志做了大会总结,并对今后继续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做了部署。

(一)

  会议回顾了我国随班就读工作的状况,认为目前我国随班就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随班就读的学生从1993年统计部门第一次正式统计的6.88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25万人,这使得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有了较快提高,特殊教育事业因此有了很大的发展。

  会议认为,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意义:首先,开展随班就读工作有效地提高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我国受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的数量从1990年的7.2万人达到了目前的近40万人,随班就读起了决定性作用。

  其次,实行随班就读促进了残疾儿童少年的身心发展和与社会的融合。开展随班就读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了一个与普通儿童少年进行沟通与融合的外部环境,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与普通儿童少年接触和交流,这对他们各个方面的发展,对他们的良好社会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自信心的培养,平等参与的意识的形成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三,开展随班就读工作,促进了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开展随班就读使普通学校对素质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促进了普通学校领导对教育的功能、教育价值进行重新认识和思考,促进了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提高,使教师的教学尽可能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

  第四,开展随班就读使全社会更加了解和理解残疾人这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提高了社会的文明程度;也使正常学生通过和残疾孩子一同学习,密切接触,培养了关心、同情和帮助弱势群体的良好思想品德和人道主义精神。

  此外,采取随班就读方式,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既节约了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大量投入,同时也减轻了残疾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

  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随班就读在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发展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要策略,是我国基础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特殊教育工作者参照国际上其他国家的融合教育做法,结合我国的特殊教育实际状况所进行的一种教育创新,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一开始就深受欢迎并不断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有效途径,它对发展我国特殊教育乃至推动整个基础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会议回顾十多年来的随班就读工作,总结了如下几点经验:

  第一,坚持落实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政府责任。

  开展残疾儿童少年的随班就读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行为,只有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其它有关部门重视这项工作,加大工作力度,才能切实保证其顺利展开。不少地方的党政领导亲自过问随班就读工作,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直接主抓这项工作,残联系统积极配合这项工作,不少地方将特殊教育纳入了九年义务教育规划之中。

  落实政府的责任,还体现在增加随班就读工作的投入上。必须保证经费投入和落实承担随班就读工作教师的相关待遇。随班就读工作搞得好的地方,经费投入到位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第二,坚持随班就读工作的社会参与、社会动员和社会合作。

  开展随班就读工作涉及政府的各个部门,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此项工作开展以来,得到了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全力、密切的配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各级教育、残联和民政以及有关部门形成了共识,密切合作,保证了这一工作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各级残联在推进随班就读工作的领域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社会动员的过程中,各级教育、残联和民政部门通过各种媒体和宣传渠道,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同时也在普法教育中把宣传《义务教育法》和《残疾人保障法》结合起来,使人们认识到残疾儿童少年应与普通儿童少年一样有同等受教育权利和学习条件,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有责任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学习机会。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了大家对随班就读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形成了领导关心重视随班就读,社会热情支持随班就读,学校积极接纳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家长主动送孩子随班就读,残疾孩子愿意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可喜局面。

  第三,坚持发挥特殊学校在随班就读工作中的骨干辐射作用。

  我国的特殊教育体系已经形成了 “以大量的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体系,这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格局。在实施随班就读的过程中,特殊教育学校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在十多年的随班就读过程中,许多特教学校成了普通学校的资源中心,派出专业教师到普通学校巡回辅导,让学生定期回到特教学校接受强化训练,向家长提供咨询和指导,这对提高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第四,坚持随班就读工作的能力建设。

  一方面,积极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教育教学研究,这是能力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从随班就读工作开始,各地就非常重视随班就读的科研工作,对随班就读进行长期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进行推广,保证了随班就读工作能在科学的基础上顺利地开展。第二方面,加强了随班就读工作的师资培训。通过对识别、筛查、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培训,使教师初步掌握了残疾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基本的教学方法,为各普通学校实施随班就读做好了基础性工作。第三方面,加强了对有随班就读任务的普通学校的管理,形成了一些制度,明确了责任,完善了一些程序,对搞好随班就读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

  会议指出:我们在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中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果看不到这些问题,或对这些问题认识不足,不加以分析研究,不及时解决,那么就将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随班就读工作的深入持久开展,影响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率的巩固和提高。会议分析了随班就读工作还存在着的一些主要问题。

  整体上看,我国的随班就读工作教学质量不高,随班就读工作还处于低水平、低层次的发展阶段。虽然它解决了大量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的问题,但它的教学质量、工作水平应该说还是比较低的。和国内普通教育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这个距离实事求是地讲还远远大于当今世界教育发达国家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之间的距离,和那些教育发达国家的特殊教育相比,差距则更大。这主要表现在:

  1、随班就读人数在应受教育人数中还是偏少,发展规模不能适应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需要。教育教学质量偏低,普通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懂特殊教育熟悉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特点的教师不多;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随班就坐”,或随班“混”读;专门服务于随班就读学生的设备设施严重短缺;对随班就读工作经费保障体系也未有效地建立起来,投入明显不足;一个维系随班就读工作正常运转的支持保障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2、各地随班就读工作发展不平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全国部分省市区开展了随班就读的实验工作,后来又将实验成果在全国推广。但是,还有一些地方没有积极地开展这项工作,或者抓而不实,抓而不紧,使这项工作流于形式、流于表面,有的地方甚至没抓,出现了随班就读工作的盲区,因而在随班就读的数量、质量、效益、成果方面,存在着地区性的不均衡性。

  3、部分地方放松了对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在90年代前半时期,随班就读工作发展势头很好,但随着有些地方“普九”验收的通过出现的辍学率的反弹回升,随班就读学生数量也在减少,甚至又出现有的中小学校公开拒绝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进入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的现象。不少地方对随班就读工作放松了管理,乃至没有管理,不再管理,使随班就读工作处于停滞不前、放任自流状态,甚至名存实亡。原来还没开展的,也不再开展了,原来已经开展的,也逐步停止了。致使我国随班就读学生的数量近两年徘徊不前。

  在随班就读工作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会议认为其中有以下几点主要原因:首先是思想认识上的原因,这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有些地方的领导包括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对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意义作用认识不足,认为这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工作,有钱就抓,有时间就抓,上级来检查就抓,这实际上是把残疾儿童少年在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边缘化。其次是行政管理上的原因。客观上管理缺乏经验,没有形成一套随班就读管理体制,也没有将随班就读工作纳入到整个教育管理系统中去。对随班就读工作没有完整科学的制度和规范,随意性较大,对开展了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缺少评价鼓励机制,对不开展随班就读的学校也没有约束机制。由于没有制度化管理,随班就读开展得好坏也往往随人而异,随人事变动而变,不能保证这项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第三是教育教学管理上的原因。有的地方和学校疏于管理,流于形式。有的教师要么对随班就读的学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对他们不负责任;要么把他们和正常孩子等同起来不加区别地一样要求,不照顾这些孩子生理与心理的差异,挫伤和打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少地方长期停留在初始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上,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和随班就读工作的持续,面对出现的新问题,拿不出科学的解决办法,使随班就读工作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

  会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今后如何搞好随班就读工作达成了如下共识:

  第一,从“三个代表”的高度来深刻理解随班就读工作重要的现实意义,继续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作为工作重点,努力提高入学率。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要“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大对教育战线提出的奋斗目标非常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包括所有残疾人对教育的需求。

  残疾人的工作历来是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新的世纪,这个新的世纪更加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也更加关注残疾人这个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同时,社会对人才的素质,包括对残疾人的素质都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通过随班就读来大力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让他们有学上、上好学,迅速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这是他们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是他们权益保障的体现,是广大残疾儿童少年家长的热切希望,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搞好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代表了广大残疾儿童少年和他们的家长的根本利益。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行政部门应该以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站在残疾儿童少年和他们家庭切身利益的立场上,以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来认真严肃地对待随班就读工作,在发展特殊教育这项事业中,自觉地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第二,以高度的责任感来认真部署和积极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将随班就读工作纳入普及义务教育整体部署和规划,加强督导检查,切实抓好。

  随班就读是在普教系统中实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是充分利用普通教育资源实施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这一形式打破了传统的普教与特教分离的局面,促进了两个系统的交汇与融合。一些地区的经验充分证明了:没有普通教育的整体部署和重视,随班就读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和实施。因此,各地在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时,必须将其纳入普及义务教育的整体部署和规划。要把重视特殊教育工作,将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工作列入评估基础教育的重要指标。 “十五”期间,各地仍需要建立这方面的机制,并能在机制创新上有新的举措。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把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与基础教育一同规划、一同部署、一同要求、一同检查。应尽快制定出当地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工作意见和实施办法,科学地制定本地的随班就读工作发展规划,并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规划。各地特别是随班就读人数少的地方要分析其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在大力提高入学率上做文章;以前随班就读工作搞得不错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出现滑坡的地方,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措施,使这项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回复到历史的最好水平,在这个基础上再上新台阶。各地要结合国务院办公厅2001年转发的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十五”期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发展的目标,制定本地区达到这个目标的具体实施办法。

  要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的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各级督导部门在“十五”期间内要对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特别是对随班就读工作组织一次专门的督导评估。各地要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对随班就读工作开展好的地区、学校、个人要进行表彰,并要广为宣传介绍,有价值的又和本地情况相符合的做法要大力推广。

  第三,建立随班就读工作的支持保障体系。

  要建立和完善随班就读的支持保障体系,特别是在县(市、区)的范围内,建立起稳定的、强有力的支持保障体系。随班就读工作的发展,不能仅靠一时的热情,不能仅靠某位领导一时一事的重视,要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保证,靠支持保障体系的持续不断的支持与保证。这种支持保障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省、地(市)县要成立随班就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应有政府、教育、残联、民政等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专门下发文件,对本地的随班就读工作做出明确的部署和提出具体的要求。

  二要大张旗鼓地宣传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宣传使社会各界形成共识,从各个方面予以支持。特别要使各个普通中小学校的干部和教师认识到接受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进校随班就读,是每所学校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以拒绝。

  三要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管理,包括教育行政人员和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指定领导主抓这项工作,同时有业务部门的同志具体抓这项工作。省、地(市)、县教研室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特教教研员;

  四要形成省、地(市)县的管理与指导网络,特别是建立以县为单位的网络:即县教育局→乡镇中心学校→随班就读学校连接的管理网络和县教研(或特教学校、特教中心)→乡骨干校教师(中心校/特教校)→随班就读点教师的教研和指导网络。保证随班就读工作管理上层层抓,层层落实;教研方面层层抓,层层落实。区、县教研室要起龙头作用,对本地区随班就读工作进行研究、指导培训、咨询辅导等。要充分发挥县特殊教育学校在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要作用。特殊教育学校要配合教研室承担起对全县各随班就读点巡回指导、检查、培训,咨询等任务。

  五要加强社会其他有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各级残联、医疗部门、民政部门等都应在随班就读工作的各个环节如对残疾儿童的检测、筛查、鉴定;对学前残疾儿童数字的摸底、动员各类残疾儿童按时入学、根据残疾儿童家庭经济状况发放补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六要基层学校人员配备齐,配备好。在随班就读学生较多的学校,要有一名校长或教导主任负责,要选择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且具有爱心的教师做指导教师。校长要经常关心、过问本校随班就读工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关规章制度要建立起来,有关场地和设备设施要安排好。要充分发挥乡中心校的作用,使残疾学生尽可能地集中在或分类别地集中在乡中心校或指定的几所学校随班就读。要以随班就读儿童较多的学校为单位建立资源教室,对本校随班就读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对学校教师学习特殊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提供支持,对学校其他学生进行理解、关心、帮助残疾儿童的教育。同时,资源教室对周边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要发挥一定的辐射作用。

  七要有关方面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这个投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常性的、制度化的较高的投入,要结合各地实际制定标准,在预算层面上解决问题。二是项目性的投入,基础教育的项目要向特殊教育倾斜,如“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学校危房改造工程”等义务教育项目、免费教科书项目、贫困学生助学金项目、学校建设项目、对口支援项目、信息化项目等等,特殊教育也需要专门的项目支持,做到经费保障。

第四,          强化随班就读教育教学工作的业务管理。

  加强随班就读教育教学工作的业务管理,主要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使残疾学生能进得来,还能留得住,更能学得好。加强业务管理,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随班就读教师的业务培训,为他们提供资料,提供咨询、提供指导。各地要以县为单位,以县特殊教育学校为依托,县里没有特教学校的,要以地市特教学校为依托,有计划地开展随班就读教师的业务培训,并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二是加强随班就读的课题研究。要不断拓展研究的范围和研究的深度,要逐步研究出三类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各种模式,以及各类残疾儿童少年在不同年级段的教育教学模式;要在随班就读的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广泛发动特教工作者包括随班就读教师们参加特教科研,以科研为先导,提高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是加强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的沟通,充分发挥特教学校在随班就读中的骨干指导作用。要重新认识和发挥特教学校的功能和作用,要提高特教学校教师的业务水平,以胜任对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教师的指导咨询工作。

  会议认为,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是社会赋予我们的义务,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我们必须认真地完成,很好地完成。只要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决出来,就会在推动随班就读工作中有新思路、新举措,就会使随班就读工作有新突破,新局面。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信心、明确目标、踏实工作,不断开拓、勇于创新,为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随班就读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发布日期:2008-04-25  下载 收藏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