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名称: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及普通中学普及高雅艺术活动的通知 | ||||
信息索引: | 360A17-08-2007-0482-1 | 生成日期: | 2007-04-16 | 发文机构: | 教育部办公厅 |
发文字号: | 教体艺厅〔2007〕3号 | 信息类别: | 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 | ||
内容概述: | 高雅艺术、普及、活动 |
教体艺厅〔2007〕3号
教育部办公厅
二○○七年四月十六日
附件1:
一、宗旨
坚持先进文化导向,以交响音乐为主要载体,引领高校学生和中学生吸纳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提高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境界,促进健康和谐发展。
二、主题
走近大师,聆听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三、活动内容和形式
1.以普及经典交响乐作品为主,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适当组织民族管弦乐演出。2007年全国共举办250场音乐会。
2.组织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专家讲学团赴中、西部地区的高等学校讲学,共安排讲座100场。讲座内容以交响音乐赏析为主,兼顾其他艺术门类的内容,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编辑出版专家讲学文稿,扩大受益面。
四、组织工作
教育部成立全国普通高校及普通中学普及高雅艺术活动组委会(以下简称组委会),组委会主任由教育部领导担任,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高校领导担任组委会成员。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各项活动的组织实施。
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各地开展活动情况进行检查、指导。
五、时间安排及活动要求
1.时间安排
2007年4月20日前,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将活动计划报送组委会,内容包括乐团编制和简介、演出曲目、演出场次安排等;
5月初,由组委会编制《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及普通中学普及高雅艺术活动秩序册》印发各地;
5月中旬,组委会在北京举行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及普通中学普及高雅艺术活动新闻发布会,并在北京举行首场演出;
5月至11月底,为各地乐团巡回演出时间;
12月下旬,在浙江省举行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及普通中学普及高雅艺术活动闭幕式;
5月至12月,专家讲学团赴各地高校举办专题讲座。
2.演出要求
音乐会演出前要介绍乐队编制、乐器等,演出过程中要根据演出曲目简要介绍作曲家和作品等。
2006年已经开展活动的22个省(区、市),2007年每省(区、市)演出不少于10场;2007年新申报参加活动的省(区、市),每省(区、市)演出不少于5场。各省(区、市)演出场次中应包括一场以中学生为对象的演出。
演出曲目参照《全国普通高校及普通中学普及高雅艺术活动交响乐演出推荐曲目》。各地可根据本地交响乐团情况演奏部分自选曲目(演出推荐曲目不少于60%,自选曲目不超过40%)。自选曲目(包括民族管弦乐演出曲目)同活动计划一并报送组委会。
演出地点可在学校礼堂、多功能体育场馆,也可搭建演出台,不管采用何种形式,均应保证演出音响质量。
3.讲座要求
专家讲学团成员每3人一组,每位专家在当地学校做3场讲座;各地应安排3所不同类型普通高校的学生(非艺术院校和艺术专业的学生)参加讲座;讲座地点应安排在能容纳1000人左右的大阶梯教室或礼堂,并配备多媒体设备和录音设备。
4.宣传工作要求
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舆论宣传,取得社会各界对此项活动的关心和支持。
六、经费
组委会对各地音乐会演出给予经费补助,用于场地、音响、演务、宣传、组织等,其中各地开展活动的组织工作经费不得超过补助经费总数的15%。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此项经费的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同时也要投入必要经费,支持开展此项活动,扩大受益面。
专家讲学的差旅费和讲课费由组委会承担,各地负责专家讲学期间的食宿费用。
附件2:
维瓦尔第 ( Vivaldi, 1678--1741 )
小提琴协奏曲《春》
巴赫 (J.S.Bach, 1685--1750)
《勃兰登堡协奏曲》(选段)
《咏叹调》(又名《G弦上的咏叹调》,选自第三管弦乐组曲)
亨德尔 (Handel, 1685--1759)
《水上音乐》组曲(选段)
海顿 (Haydn, 1732--1809)
第四十五交响曲 《告别》(终曲)
第九十四交响曲 《惊愕》(第二乐章)
莫扎特 ( Mozart, 1756--1791)
第四十交响曲 (第一乐章)
《费加罗婚礼》序曲
贝多芬(Beethoven, 1770--1827)
第五交响曲《命运》
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一乐章)
《爱格蒙特》序曲
舒伯特 (Schubert, 1797--1828)
《未完成》交响曲
韦伯 (Weber,1786--1826 )
《邀舞》(柏辽兹配器)
门德尔松 (Mendelssohn,1809--1847)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婚礼进行曲》(选自管弦乐序曲《仲夏夜之梦》)
瓦格纳 ( Wagner, 1813--1883)
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
歌剧《罗恩格林》前奏曲
约翰·施特劳斯 (Johann Strauss, 1825--1899)
圆舞曲《美丽的蓝色多瑙河》
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蝙蝠》序曲
勃拉姆斯 ( Brahms, 1833--1897)
《匈牙利舞曲》(选曲)
《学院庆典》序曲
马勒 (Mahler, 1860--1911)
声乐交响曲《大地之歌》(选段)
柏辽兹 (Berlioz, 1803--1869)
《幻想交响曲》第四乐章——《赴刑进行曲》
《拉科奇进行曲》
比才 ( Bizet, 1838--1875)
《卡门》组曲(选段)
《阿莱城的姑娘》组曲(选段)
圣-桑斯 (Saint-Saens,1835--1921)
《动物狂欢节》
德彪西 (Debussy,1862--1918)
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
杜卡 (Dukas, 1865—1935))
交响谐谑曲《小巫师》
拉威尔 ( Ravel, 1875--1937)
《波列罗舞曲》
法利亚 (Manuel de Falla,1876--1946)
《火之祭》(选自《爱情与魔法》组曲)
帕格尼尼 ( Paganini,1782—1840)
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罗西尼 ( Rossini,1792—1868)
《威廉·退尔》序曲
《塞维利亚理发师》序曲
格林卡 (Glinka, 1804--1857)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管弦乐幻想曲《卡玛林斯卡娅》
鲍罗丁 ( Borodin, 1833--1887)
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波罗维茨舞曲》
穆索尔斯基 (Mussorgsky , 1839--1881)
交响音画《荒山之夜》
前奏曲《莫斯科河上的黎明》
《图画展览会》(拉威尔配器)
柴科夫斯基 (Tchaikovsky, 1840--1893)
第六交响曲《悲怆》
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胡桃夹子》组曲(选段)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Rimsky-Korsakov, 1844--1908)
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
《西班牙随想曲》
里亚多夫 (Liadov,1855--1914)
《八首俄罗斯民歌》组曲
格拉祖诺夫 (Glazunov, 1865--1936)
交响诗《斯坚卡·拉辛》
斯特拉文斯基 (Stravinshy,1882--1971)
《火鸟》组曲
普罗科菲耶夫 (Prokofiev,1891--1953)
第七交响曲
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罗密欧与朱丽叶》组曲(选段)
拉赫玛尼诺夫 ( Rakhmaninov, 1873—1943)
第二钢琴协奏曲
肖斯塔科维奇 (Shostakovich,1906--1975)
《节日序曲》
第五交响曲
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第一乐章)
哈恰图良 (Khachaturian,1903--1978)
《假面舞会》组曲
肖邦(Chopin,1810--1849)
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李斯特(Liszt, 1811--1886)
交响诗《前奏曲》
《匈牙利狂想曲》(选曲)
斯美塔那 ( Smetana,1824--1884)
交响诗《沃尔塔瓦》
《被出卖的新嫁娘》序曲
德沃夏克( Dvorak, 1841--1904)
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
《斯拉夫舞曲》(选曲)
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格里格( Grieg, 1843--1907)
《培尔·金特》组曲(选段)
A小调钢琴协奏曲
西贝柳斯 ( Sibelius, 1865--1957)
交响诗《芬兰颂》
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埃涅斯库 ( Enesco, 1881--1955)
《罗马尼亚狂想曲》(第一首)
埃尔加 ( Elgar,1857—1934)
《威风堂堂进行曲》(第一首)
布里顿 (Britten,1913--1976)
《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格罗非(Grofe,1892-1972)
《大峡谷》组曲(选段)
格什温 ( Gershwin, 1898—1937)
《蓝色狂想曲》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安德森(Anderson,1908-1975)
《雪橇》
《养鸡场》
巴伯 ( Barber, 1910—1981)
弦乐合奏《柔板》
伯恩斯坦 ( Bernstein,1918—1990)
《坎迪德》序曲
音乐剧《西区故事》组曲(选段)
江文也 (1910—1983)
《台湾舞曲》
贺绿汀 (1903—1999)
《森吉德玛》
《晚会》
马思聪 (1912—1987)
管弦乐曲《思乡曲》
管弦乐曲《塞外舞曲》
冼星海 (1905—1945)
钢琴协奏曲《黄河》——由殷承宗(1941-)等根据《黄河大合唱》改编
黄 自 (1904—1938)
管弦乐序曲《怀旧》
瞿 维 (1917—2002)
《白毛女》幻想序曲
李焕之 (1919—2000))
《春节》序曲
施咏康(1929-)
交响诗《黄鹤的故事》
朱践耳 (1922-)
交响幻想曲《纪念为真理而献身的勇士》
罗忠镕 (1924-)
管弦乐曲《广东民间乐曲三首》
华彦钧 (1893-1950)
弦乐合奏《二泉映月》——吴祖强(1927-)改编
吕其明 (1930-)
《红旗颂》
何占豪(1933-)、 陈 钢(1935-)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辛沪光(1933-)
交响诗《嘎达梅林》
王西麟(1937-)
《云南音诗》(选段)
吴祖强、王燕樵(1937-)、刘德海(1937-)
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
黄安伦(1949-)
舞剧《敦煌梦》选曲
刘敦南(1940-)
钢琴协奏曲《山林》
张千一 (1959-)
交响音画《北方森林》
刘 湲 (1959-)
《土楼回响》
杨立青 (1942-)
二胡与乐队《悲歌》
吴祖强、杜鸣心(1928-)、王燕樵、施万春、戴宏威(1935-2001)
《红色娘子军》选曲
徐振民 (1934-)
《边寨音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高等学校: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决定开展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及普通中学普及高雅艺术活动。
现将《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及普通中学普及高雅艺术活动方案》和《全国普通高校及普通中学普及高雅艺术活动交响乐演出推荐曲目》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各高校认真组织,确保活动质量,并以此活动为契机,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使更多的高校学生和中学生成为普及高雅艺术活动的受益者。
附件:1.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及普通中学普及高雅艺术活动方案
2.全国普通高校及普通中学普及高雅艺术活动交响乐演出推荐曲目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