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信息名称: 2005年全国来华留学统计年鉴
信息索引: 360A20-12-2006-0115-1 生成日期: 2006-02-06 发文机构: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
发文字号: 信息类别: 国际合作与交流
内容概述: 2005年全国来华留学工作相关数据

2005年全国来华留学统计年鉴

  一、统计数据:

  据统计,截至2005年12月31日, 2005年全年共有来自179个国家的141,087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台湾省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464所高等学校和其它教学、科研机构学习。

  2005年是建国以来来华留学生数量最多、生源国家数量最多、就读学校数量最多的一年。

  按学习期限统计,长期留学生 103,712 名,短期留学生(留学期限 6 个月以内) 37,375 名。

  按洲别统计,来自亚洲的留学生人数仍然最多,计106,840名,占全年来华留学生总数的75.73%;欧洲为16,463名,占11.67%;美洲为13,221名,占9.37%;非洲为2,757名,占1.95%;大洋洲为1,806名,占1.28%。

  按国别统计,来自韩国、日本、美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人数仍名列前5位,分别为54,079名、18,874名、10,343名、5,842名和4,616名。来华留学生数量超过500名的国家还有:泰国3,594名,俄罗斯3,535名,印度3,295名,法国3,105名,德国2,736名,尼泊尔2,374名,菲律宾2,176名,蒙古1,956名,巴基斯坦1,900名,澳大利亚1,591名,马来西亚1,589名,加拿大1,413名,英国1,405名,新加坡1,322名,意大利1,099名,哈萨克斯坦781名,朝鲜756名,老挝569名,瑞典515名,墨西哥511名。

  按留学生类别统计,学历生44,851名,占总数31.79%,比2004年增加了41.86%。其中,专科生593名,大学本科生37,147名,硕士研究生4,807名,博士研究生2,304名。非学历生96,236名,占总数68.21%,比2004年增加了21.47%,其中普通进修生57,913名,高级进修生(已获硕士以上学位者)948名,短期学生37,375名。

  按学科类别统计,文科99,816名(含汉语类86,679名、艺术类1,537名),医科18,032名(含西医9,605名、中医8,427名),经济6,665名,工科4,455名,管理3,555名,法学2,906名,教育3,236名(含体育类547名),理科741名,历史755名,农科380名,哲学546名。

  按地区分布统计,北京43,329名;上海26,055名;天津8,814名;辽宁7,655名;江苏7,606名;广东5,399名;山东5,308名;黑龙江4,725名;福建3,766名;浙江3,732名;吉林3,603名;湖北3,327名;陕西2,729名;云南2,474名;广西2,112名;四川2,091名;河北1,908名;河南1,522名;新疆1,000名;重庆938名;内蒙古679名;江西626名;湖南522名;安徽370名;海南174名;甘肃161名;山西124名;宁夏94名;西藏88名;贵州80名;青海76名。

  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统计数据:

  根据我国与有关国家之间的教育交流协议和交流计划,2005年我国向166个国家提供了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2005年9月共有来自146个国家2,125名新生获我政府奖学金资助注册入我国高等学校学习,另有128名外国留学生和外国学者获得教育部“长城奖学金”(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优秀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外国汉语教师短期研修奖学金”、“HSK优胜者奖学金”和“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等专项奖学金来华学习或从事研究。

  加上已在校学习的奖学金生,2005年共有159个国家7,218名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外国留学生在华学习,占全年来华留学生总数的5.12%,比2004年增加了7.49%,其中长期生7,088名,短期生130名。

  中国政府奖学金生中来自亚洲3,501名,占奖学金生总数的48.50%;欧洲1,761名,占24.40%;非洲1,367名,占18.34%;美洲506名,占7.01%;大洋洲83名,占1.15%。接受学历教育的奖学金生共有4,227名,占奖学金生总数的58.56%。其中博士研究生809名,比2004年增长13.94%;硕士研究生1,670名,比2004年增长7.95%;大学本科生1,748名,比2004年增长3.55%;高级进修生有457名,比2004年增长13.68%;普通进修生2,404名,比2004年增长9.62%。

  三、自费留学生统计数据

  2005年我国高等学校通过各种国际交流渠道和个人申请接受了来自175个国家的133,869自费留学生,占全年来华留学生总数94.88%,比2004年增加28.56%;其中长期生96,624名,比2004年增加38.14%,短期生37,245名,比2004年增加了8.96%。长期生中接受学历教育的有40,624名,比2004年增长46.81%。其中博士研究生1,495名,硕士研究生3,137名,大学本科生35,399名,专科生593名。

  四、重要举措和重大事项:

  重大事项

  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出席“联合国成立六十周年首脑会议发展筹资高级别会议”时宣布:中国将在今后三年内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相关援助;中国将在今后三年内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培养3万名各类人才,帮助有关国家加快人才培养;温家宝总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上提出:“从2006年起,我们将把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增至每年1万人次,并适当提高资助保准”,充分体现国家领导人对促进和发展来华留学事业的重视。

  重要举措

  (一) 拓来华留学新渠道 2005年,教育部与有关企业合作,将共同设立来华留学奖学金,为探索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提高教育层次开拓新渠道。教育部与卢旺达政府、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坦桑尼亚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接受外方政府出资全额资助的本科来华留学生。同时,新加坡、泰国、巴基斯坦、越南等国家政府继续派遣全额资助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来华学习。教育部与商务部合作,设立了南非外交官来华学习项目、格林纳达来华留学项目。

  (二) 完善专家咨询机制。 2005年,为保证医科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成立了全国医学(西医)专业来华留学生教育专家工作组,邀请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的10名医学专家和来华留学生教育者,通过总结近年来教育经验,并借鉴他国成功作法,研究建立西医专业来华留学生英语教学质量控制办法及相关规定。

  (三) 进一步优化来华留学环境为继续优化来华留学环境,在2004年9月1日在全国启用来华留学信息管理系统以后,2005年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广此信息系统。目前,在接受外国留学生的464所高校中,已有300多所高校在日常工作中使用来华留学信息管理系统。同年,负责该项目研发、维护的北京邮电大学对全国来华留学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完善,推出了的更适宜实际操作的升级版。 2005年,教育部与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来华留学生综合保险协议补充条款,由该公司设立来华留学生奖教金。重庆市国际教育交流协会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专委、浙江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与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要求在校来华留学生全员承保。

  (四) 继续推进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制度 2005年全年共有297名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干部参加了教育部来华留学管理干部招生宣传专项业务培训、境外留管干部业务培训、综合业务培训等。

  (五) 积极做好宣传工作 2005年,教育部邀请由新加坡教育官员和高校海外学习负责人组成的新加坡代表团访华。 2005年,教育部出版了中、英、日、韩等四种文本的中国接受外国留学生高等学校名录-《留学中国2005》。同年,我部委托北京邮电大学设立留学中国网页,公布关于来华留学的新政策、新动向、新信息,如已设立地方政府奖学金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学校奖学金的高等学校名单等。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处、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分别组织有关高等学校赴韩国、日本、尼泊尔、印度、越南等国举办中国教育展,宣传中国高等教育,吸引更多来华留学生。

  (六) 留华毕业生工作 2005年9月教育部邀请了“韩国留学中国博士联合会”的6名成员组成“韩国留华博士博士生代表团”来华访问。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发布日期:2008-04-25  下载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