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江苏省全面改薄2016年工作总结

2017-03-01 来源:督导局收藏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以下简称“改薄工作”)实施的第三年。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国改薄办的正确指导下,我省依照2014—2018年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规划文本的要求认真执行,努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现就2016年全省改薄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6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领导。全面改薄工作既是守住“保基本”民生底线、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力措施,也是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省委、省政府领导十分重视改薄工作,省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定期到贫困薄弱地区调研,通过座谈、会议、批示,要求办好经济薄弱地区的每一所学校,让所有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2016年4月12日至16日,石泰峰省长在省级贫困县泗阳县驻村调研时,深入薄弱学校,强调做好教育精准帮扶、精准改薄,督促相关部门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建设力度,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能让贫困现象代代传递。2016年5月5日,省教育厅沈健厅长带领相关部门和领导专程赴泗阳调研教育工作,形成了包括解决关于涟沭泗片区校安改薄工程问题的专题办公会议纪要。

  在改薄工作推进过程中,我省组织教育、财政、发改等部门通力协作,聚焦薄弱学校,突出薄弱环节,科学制定改薄五年总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规划,落实责任主体,建章立制,扎实推进“改薄“工作,确保了我省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工作得以有序推进。

  (二)年度计划编制。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的新形势、新要求,结合《江苏省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规划(2014-2018)》内容,各地规划并启动了校舍新建、改扩建、设施设备添置、教育信息化建设、课程资源建设等工程。2016年我省规划投入改薄资金共计935396万元,计划建设校舍面积3737955平方米;计划购置图书8965560册,计算机、教学仪器设备161909台/件/套,课桌凳345349套,学生用床51703张。

  (三)资金筹措。为确保市、县两级财政能够按年度计划将各项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我省积极统筹各市、县(市、区)多方筹措资金,并鼓励各市、县(市、区)结合实际加大地方财政投入。2016我省获得中央改薄专项奖补资金32000万元与2014和2015年每年拿到的36000万元相比,减少了4000万元,使得我省部分经济薄弱地区改薄资金投入压力明显增大。为此,省财政上半年拿出2亿资金作为改薄工作的省级专项奖补资金,现已下拨到位。同时,各市、县(市、区)不断加大政府投入,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一是把教育经费全额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并要求财政专门设立全面改薄工作资金专户,用于归集和核拨工程建设资金,重点推进全面改薄工作。二是落实规费减免政策。各地政府均出台相关政策,要求住建、国土、规划等部门一律向校舍工程建设亮“绿灯”。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凡属县区级收费的,一律免除,对上级收费项目采取能免则免、能减则减、能缓则缓办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三是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执行资金管理制度,保证中央、省资金专款专用,所有资金全部用于规划建设项目。与此同时,监察、审计等部门对建设项目的资金运作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发现有侵占、挪用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的违规违纪问题,给予及时纠正并依纪依法严肃查处。

  (四)项目管理。我省十分重视项目管理工作,在建设过程中要求各市、县(市、区)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按照《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合同法》等有关规定阳光操作。资金量大、技术含量高的项目请相关专家论证把关,杜绝超预算采购和随意更改采购内容的现象。“改薄工作”实施两年多来,各市、县(市、区)在项目管理上都能够严格落实国家招投标、政府采购、工程验收、监督审计、国库集中支付等制度,规范项目管理。立足安全、实用、满足现有规范的基础,提升整体办学条件,顺利推进“全面改薄”工作进程。在实施过程中都能够按规定办理前期手续,根据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严格遵循规划、初设、地勘、设计、报建、招标、合同、施工、质量监督与管理、工程验收、结算审计、工程档案归档等程序,并在设备采购方面力争降低成本、确保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其中,南通市通州区在校园校舍建设管理方面建立了领导挂钩联系制度,每一个项目都落实一位局领导或科室负责人具体分工联系,重点解决拆迁、土地、规划等疑难问题。实行进度“周报制”,定期比对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如有脱幅,核查原因,会同项目责任主体制定纠偏和赶工措施,确保各项目在合同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镇江丹阳市所有预算项目在预算编制前一定要经过学校行政会讨论通过,并在学校醒目位置公示,接受学生、家长、教师及全社会的监督。年终要将当年项目预算的实施情况和下一年度即将实施的项目向教代会通报。学校自行采购物资须成立两人以上的询价小组,实行比价采购。根据年初预算,在设备购置、小型维修改造工程实施前需开行政会研究讨论,形成会议纪要,所有与会人员签字。项目审批前需将本项目预算在校园网或者公示栏公示一周。这样形成了贯穿整个过程、覆盖全部人员的监督体系,保证了改薄项目的操作规范、信息公开。其它各市、县(市、区)也都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

  (五)监督检查。为保证“改薄”项目规划的顺利实施,我省不断完善监督机制,要求各市、县(市、区)严格按照方案,依法依规实施工程项目,确保按时按质完成改造任务。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重大事项实行公告公示制度,强化审计监督,强化跟踪督查督办,确保按计划、按序时进度实施到位,自觉接受中央、省相关部门常态专项督查和专项评估。

  根据国务院《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办法》和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江苏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实施方案》(苏教督委办﹝2016﹞10号)要求,我省上半年抽选了10个县(市、区),于2016年6月27-6月30日进行现场督导核查工作,通过对校园校舍建设和设施设备采购各项内容的审核,整体符合相关要求。

  二、2016年工作成效

  (一)实施进度。

  1.总体情况。自改薄工作实施以来,我省各市、县(市、区)工程进度均按时序平稳推进,截至2016年10月底,全省已累计支出校园校舍建设经费243.88亿元,已开工项目学校3506所,已开工项目6058个,校舍建设已开工面积1364万平方米,占改薄五年规划校舍建设总面积的74.58%。已竣工项目学校2942所,已竣工项目5057个,校舍建设已竣工面积1051万平方米,占改薄五年规划校舍建设总面积的57.49%。全省已完成设施设备购置学校4713所,完成设施设备购置60.43亿元,占改薄五年规划设施设备采购总额的54.53%。

  2.2016年进展情况。2016年,改薄工作经省、市、县(市、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年共投入项目经费615814.92万元,项目已开工学校937所,已开工项目数1855个,已开工面积3833248.42平方米,占五年规划总面积的20.97%;已竣工学校数833所,已竣工项目数1581个,已竣工面积数32351462.95平方米,占五年规划总面积的17.78%;设备采购类项目五年规划采购总金额1108136万元,已完成采购金额164033.55万元,占采购总金额的14.80%。总体上看,2016年江苏省完成了全年的规划目标。

  3.中央资金项目情况。按照中央改薄专项经费使用要求,中央资金项目安排情况具体如下:截至2016年10月底,2014年中央专项资金已支出34799.34万元,其中校舍建设支出26787.32万元,校舍开工面积301987平方米,开工比例为97.25%;校舍竣工面积285768平方米,竣工比例为92.02%;设施设备购置规划金额为4665.10万元,完成金额为4665.10万元,其中生活设施782.19万元,图书448.22万元,数字教育资源17万元,课桌凳490.34万元,计算机、教学仪器设备等2927.35万元,采购完成比例为100%。

  截至2016年10月底,2015年中央专项资金已支出29510.20万元,其中校舍建设支出25063.04万元,校舍开工面积282326平方米,开工比例为97.58%,校舍竣工面积219874平方米,竣工比例为76.00%;设施设备购置规划金额为3568.96万元,完成金额为3077.56万元,其中生活设施114.50万元,图书296.85万元,课桌凳273.16万元,计算机、教学仪器设备等2393.05万元,采购完成比例为86.23%。

  2014年与2015年我省分别获得中央改薄专项奖补资金36000万元,还有很少一部分资金项目仍没有实施,省改薄办将继续按照中央资金使用要求督促、监督各市、县(市、区)规范实施。

  (二)成效亮点。

  1.“全面改薄”结合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实施“全面改薄”工作时,突出薄弱学校、薄弱环节的建设是确保突出工作重点、凸显工作成效的关键。为此,我省对各市、县(市、区)明确三点工作要求:第一,要总分结合,梯次推进,既要有2014-2018年的总体设计,又要明确年度实施的具体项目,确定每一年实施内容、项目进度、资金投入,确保不窝工,不懈怠;第二,标准化建设,所有新建改扩建项目都要符合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并统筹考虑乡村学校及教学点建设与县镇学校超大班额改造,将资金用于最急需的地方;第三,要分清轻重缓急,学校在实施改薄时要突出近期解决的重点问题,确定项目实施顺序。

  2.“全面改薄”结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力推进。全省要求各市、县(市、区)按照“覆盖薄弱、突出重点”的原则,从薄弱环节入手,补齐基本办学条件“短板”,按照“确保学校正常教学和运转”原则,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3.“全面改薄”结合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和信息化使用水平有效提升。通过改薄工程,各地均加强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搭建、软件应用、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等方面的建设,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的应用水平。目前全省所有学校均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部分学校达到了百兆甚至千兆光纤进校园,部分学校教学设备达到《江苏省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类要求,基本实现了班班通,初步实现了人人通。

  三、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一)改薄任务重,财政压力大。

  江苏十分重视改薄工作,在编制五年改薄规划时,我省规划的任务较多,全省的校舍建设任务占全国的近9%,设施设备购置任务占全国的11%,五年规划总投入515亿元,投入资金多,财政压力大。特别是徐州,五年规划总投入超过78亿元,建设校园校舍面积达333.8万平方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虽然得到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支持,但不少地区和学校的新改扩建项目,还需要更多资金扶持。资金的缺乏,阻碍了改薄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项目规划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由于各市、县(市、区)制定“改薄”项目规划时间紧、学校数量多且项目分散,加之建设工程前期工作难度大(规划、土地、拆迁等不可预见困难多)、部分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导致计划项目和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苏北地区生源快速增长与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依然存在,使得工程实施很难按照原有规划执行。

  (三)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

  全面改薄工作由教育部门牵头,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与规划、国土、发改、财政等部门协调,虽然整体运行顺畅,但仍需形成上下联动的机制,特别是体制上的保障。建议全国改薄办能够出台文件明确部门责任,理顺工作体系,以利于从上而下贯彻落实有关要求。

  四、有关意见及建议

  (一)适当召开现场推进会,强化政府主体责任。改薄工作由教育部门牵头推进实施,由于规划与实际实施偏差较大,资金落实、项目落实困难都很大,适当召开全国性的现场推进会,要求政府参与,进一步明确政府责任,强化推进落实,进一步形成改薄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适当加大对东部地区改薄工作的奖补力度。我省规划的任务较多,全省的校舍建设任务占全国的近9%,设施设备购置任务占全国的11%,五年规划总投入515亿元,投入资金多,财政压力大。2014年与2015年中央给每年给江苏专项奖补资金3.6亿元,但2016年却减少到3.2亿元。另外,据统计,目前在江苏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人口子女已超过150万人,大部分为中西部地区的流动人口子女。在苏州、无锡等一些经济发达的县镇,外来人口子女已超过本地人。为了做到“两为主”,昆山市等许多地方不得不新建、扩建、改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当地政府压力较大。恳请教育部能考虑江苏的实际情况,适当加大对江苏改薄工作的奖补力度。

  五、2017年工作要点

  (一)召开全省义务教育城乡一体改革发展暨改薄工作现场推进会。2017年春,省政府将组织全省各市、县(市、区)召开“改薄工作”现场推进会,进一步强调落实改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五个问题。一是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进一步明确各市、县(市、区)政府在改薄工程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各阶段性目标任务得以顺利推进实施。二是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工作协作机制,确保多部门之间协作能够做到沟通流畅,形成合力;进一步明确改薄工作由专人专岗负责,避免由于人员流动性过大,业务不熟对地区改薄工作造成重大失误。三是强化资金筹措和落实,进一步确保工程建设与设施设备采购能够顺利完成。四是强化《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的落实,进一步推动实施办学标准,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五是强化监督检查,进一步做好对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设施设备采购的指导和审计监督,坚决查处挪用、截留专项资金的行为;进一步要求省改薄办定期组织专门人员到各市、县(市、区)实地调研、督查,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并要求各地加强自查力度,督促相关学校严格对照登记缺口要求,依法依规实施工程项目。

  (二)确保年度规划取得实效。2017年我省将要求各市、县(市、区)将薄改计划专项资金纳入预算,督促各地加快项目建设,对于小型维修项目、设备采购项目,督促抓紧建设和采购,争取各项规划项目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优化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为提高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我省要求各市、县(市、区)按照国家要求,对照省定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办学标准,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有针对性地帮助农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按照“七个一样”(校园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生均公用经费一样多、教师素质一样好、管理水平一样高、学生个性一样得到发展、学校安全一样得到保障、人民群众一样满意)要求,实实在在推进中小学建设,努力使每一所学校都能达到省定办学标准。

  (四)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监测工作。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提高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我省将继续依据《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对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标准化建设监测工作,按年度发布监测结果。监测结果是作为各市、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义务教育学校达省定办学标准比例”的数据来源,并作为改造薄弱学校、薄弱环节的重要依据。

  (五)统筹完善资金筹措相关内容。2017年我省各级政府将继续积极落实改薄工程税费减免政策,多措并举节约工程资金。加强教育、发改、财政、建设、安监等多部门间的沟通,增加省改薄专项资金及各项优惠政策,切实加大对市、县改薄工作的扶持力度并督促各市、县尽快统筹设立改薄专项经费,克服各项困难、集中各方力量推进改薄工作。同时,加大资金监管、审计力度,确保专款专用、高效集约。

  (六)加强全省改薄项目工程监督和调研工作。2017年我省将继续秉持客观公正、注重实效、公开透明的原则,全面贯彻执行《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办法》。(以下简称专项督导办法)实施完成改薄专项督导的各项内容。并将继续以专项督导办法为指导,结合《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组织专门人员实地督导和调研。逐市、逐县(市、区)、逐校、逐个项目来督查,严格监督项目审批、严格监督资金管理、严格监督基本建设程序,保证所有项目学校达到办学标准。

  (七)继续做好双月报填报工作。双月报填报工作是贯穿整个改薄工作的常态化工作,我省将始终秉持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工作态度,做好双月报填报及工作进展通报工作。

  2016年我省的改薄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新的一年将继续抓住改薄机会,统筹义务教育城乡一体改革发展,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和校园文化建设。

  附件:市县先进经验及典型做法

江苏省全面改善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领导小组办公室(代章)

2016年12月15日

(责任编辑:王芬)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